安徽教师招考网相关[教师招考] 信息“安徽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06.30】”由师出教育发布 ,更多每日一练信息,
一、单项选择题
1.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出自( )
A.《春秋》 B.《学记》 C.《论语》 D.《师说》
2. 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计划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的计划,这说明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计划具有( )
A. 强制性 B.普遍性 C.基础性 D.全民性
3.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对解答问题有启示作用的相似事物叫( )。
A. 定势 B.功能固着 C.原型 D.问题情境
4通过科学技术知识的教学和劳动实践,使学生了解物质生产的基本技术知识,掌握一定的职业技术知识和技能是普通中小学生在( )方面的要求。
A.德育 B .智育 C.体育 D. 劳动技术教育
5. 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坚持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卢梭 B.裴斯泰洛奇 C.赫尔巴特 D.洛克
二、多项选择题
1. 下列情形中属于体罚、变相体罚学生的是( )
A.一年级语文老师布置的作业是,让学生把当天所学的8个生字抄写3遍
B.王某上课讲话,老师令其抄课文10遍
C.李某等八人上自习课讲话,老师令李某等八人到学校运动场跑10圈
D.体育教师在课堂上为纠正某学生的不规范动作,令其反复练习4次
2.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 )。
A. 互补性 B.阶段性 C.顺序性 D.不平衡性 E.个别差异性
三、辨析题
1. 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知识授受的关系。
2. 接受学习不可能是有意义学习。
四、简答题
简述现代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
参考答案及解析(6.30)
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出自唐朝韩愈的《师说》。
2. A【解析】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计划不是普通的教学计划,其制定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因此具有强制性。
3. C【解析】原型启发是指在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其中具有启发作用的事物或现象叫做原型。
4. D【解析】考查劳动技术教育的含义。
5. C【解析】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坚持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有赫尔巴特、涂尔干、巴格莱等。
二、多项选择题
1.BC【解析】目前对体罚的理解:直接的肉体打击是体罚;罚站、罚跑、罚跪、罚面壁、罚体力劳动、罚抄写是变相体罚;威胁、呵斥、讽刺、挖苦、辱骂、刁难等心理攻击也是变相体罚,甚至是比直接的身体打击更易伤害学生的体罚。
2. ABCDE【解析】互补性、阶段性、顺序性、不平衡性、个别差异性都是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三、辨析题
1.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的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2.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接受学习只是从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主动程度,教师的作用来界定的,而有意义学习是从新旧知识是否有联系方面来界定的,二者并不冲突,只要教师能够科学的组织教学内容,讲授得法,学生能够理解新旧知识间的本质的、非人为的联系,接受学习完全可以是有意义的学习。
四、简答题
【参考答案】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