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教师招考网相关[教师招考] 信息“每日一练10月05日【2017安徽教师招考】”由师出教育发布 ,更多每日一练10月05日【2017安徽教师招考】信息,
(每日一练10月05日)
单选题:
1.“劳心者制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把_____相隔离。
A.教育与生活 B.教育与经济 C.教育与文化 D.教育与生产劳动
2.一个国家教育经费投入的多少最终取决于_____。
A.文化传统 B.受教育者的需求 C.生产力水平 D.教育的规模
3.校规、校纪等属于校园文化中的_____。
A.物质文化 B.制度文化 C.教师文化 D.学生文化
4.“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反映了教育与_____的关系。
A.经济 B.政治 C.文化 D.人口
5.教育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动力,可以把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_____
A.社会财富 B.生产方式 C.现实的生产力 D.劳动力
判断题:
6.在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问题上,荀子是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_____
7.盲人的触觉、听觉一般比较灵敏,这说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_____
8.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价值但难以具有延时价值。_____
9.总体而言,儿童的生理成熟先于其心理的成熟。_____
简答题:
10.为什么教育对人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加助教QQ,解决17年教师统考全程疑问!
珍珍QQ:2396446746
天天QQ:1125206862
漠漠QQ:1841387835
冬冬QQ:1678098696
聪聪QQ:276133389
微信公众号:shichuedu
每日一练由师出教育提供,往期汇总请点击“每日一练汇总”
答案在题目下方
【参考答案】
1.D【解析】“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反映了脑体分离和脑体对立的社会情形。
题干是说脑力劳动者管理别人,而体力劳动者只能是被别人管理。这体现出教育与生产劳动脱节的倾向。
2.C【解析】生产力水平决定了教育发展的水平
3.B【解析】规范文化,也叫制度文化,是一种确立组织机构、明确成员角色与职责、规范成员行为的文化。规范文化三种表达方式:组织形态、规章制度、角色规范。规范文化发挥着育人职能的制度保证。
4.B【解析】“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的意思是建设国家、管理公众事务,要把教育摆在一个最先发展的位置;“化民成俗,其必由学”的意思是君子要使民众形成好的习俗,一定要从教育人手。这两句话都是说明教育对政治的重要作用。
5.C【解析】题干描述的是“教育再生产劳动力”的表现之一。
6.错误【解析】在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上,有“外铄论”、“内发论”和“实践主体论”三种观点。内发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是由自身的需要决定的,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人的生理机制决定的;外铄论的基本观点是人的身心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实践主体论认为实践是推动人身心发展的主要原因。荀子是我国古代性恶论的代表人物,他认为要使人向善就必须依靠后天环境和教化学习。所以,荀子是中国古代“外铄论”的代表人物。
7.正确【解析】略
8.错误【解析】学校教育能帮助个体形成对自身发展的自主能力,使个体的发展由自发提高到自觉阶段。学校教育的内容具有普遍性和基础性,因而对学生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外,学校教育提高了人的需要水平、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这不仅对学生当下而且对其发展来说,更具有长远意义。
9.正确【解析】略
10.【答案要点】(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
(2)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加入2023教师招考备考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