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教师招考网相关[教师招考] 信息“每日一练10月07日【2017安徽教师招考】”由师出教育发布 ,更多每日一练10月07日【2017安徽教师招考】信息,
(每日一练10月07日)
单选题:
1.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为_____被称为大众化阶段。
A.低于15% B.大于15%小于50%
C.大于50% D.大于25%小于50%
2.下列对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
A.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B.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受生产关系的调节
C.教育与生产力发展完全同步
D.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
3.“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体现了_____对确立教育目的的影响。
A.文化 B.政治经济制度 C.生产力 D.科学技术
4.德国至今从小学到大学仍把宗教课列为必修课,这是教育内容受_____制约的标志。
A.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 B.社会政治经济的需要
C.文化传统 D.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水平
5.符合赞科夫一般性发展的是_____
A.泛智教育 B.和谐教育
C.高难度、低速度 D.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
6.下列属于《学记》的教育思想的有_____
A.绝学无忧 B.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C.豫时孙摩 D.“兼爱”“非攻”
辨析题:
7.在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问题上,荀子是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_____
8.教育必须适应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_____
9.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价值但难以具有延时价值。_____
简答题:
10.简述学校教育对人身心发展的促进作用的表现。
加助教QQ,解决17年教师统考全程疑问!
珍珍QQ:2396446746
天天QQ:1125206862
漠漠QQ:1841387835
冬冬QQ:1678098696
聪聪QQ:276133389
微信公众号:shichuedu
每日一练由师出教育提供,往期汇总请点击“每日一练汇总”
答案在题目下方
【参考答案】
1.B【解析】国际上通常认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15%以下时属于精英教育阶段,15%-50%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50%以上为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
2.C【解析】教育与生产力的发展并非完全同步,具体表现为:一是在一定时期内,由于人们的思想意识落后于较为先进的生产力,教育的思想、内容、手段、方法等也往往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二是在生产力处于较低的水平下,由于文化交流、社会转型、传统的影响,教育的思想、内容、方法等也可能超越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但教育只是相对独立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因为教育归根结底是要受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的。
3.A【解析】题干的描述体现了文化对确立教育目的的影响。
4.C【解析】题干的描述体现了教育内容受文化传统的制约。
5.D【解析】赞科夫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五条教学原则,即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6.C【解析】《学记》提出了豫时孙摩的教学思想。“绝学无忧”是道家的主张,“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出自《论语》,而墨翟以“兼爱”“非攻”为教。
7.错误【解析】在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上,有“外铄论”、“内发论”和“实践主体论”三种观点。内发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是由自身的需要决定的,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人的生理机制决定的;外铄论的基本观点是人的身心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实践主体论认为实践是推动人身心发展的主要原因。荀子是我国古代性恶论的代表人物,他认为要使人向善就必须依靠后天环境和教化学习。所以,荀子是中国古代“外铄论”的代表人物。
8.正确【解析】教育必须适应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符合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要求教育要循序渐进,不可拔苗助长、陵节而施;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要求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阶段的年龄特征和主要矛盾。
9. 错误【解析】学校教育能帮助个体形成对自身发展的自主能力,使个体的发展由自发提高到自觉阶段。学校教育的内容具有普遍性和基础性,因而对学生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外,学校教育提高了人的需要水平、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这不仅对学生当下而且对其发展来说,更具有长远意义。
10.【答案要点】(1)学校教育(教育)对人身心发展的促进作用表现为:促进个体个性化与个体社会化两方面,也有人把这种促进作用概括为加速人的发展、发掘人的潜能、提升人的价值、健全人的个性。
(2)教育的个体个性化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教育促进个体主体意识的发展;②教育促进人的个体特征的发展;③教育促进人的个体价值的实现。
(3)教育的个体社会化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教育根据社会的规范和要求促进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②教育通过引导和规范个体的行为,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③教育通过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确定自己未来的职业意向和角色,培养个体的职业角色意识。
加入2023教师招考备考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