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教师招考网相关[教师招考] 信息“每日一练11月11日【2017安徽教师招考】”由师出教育发布 ,更多每日一练11月11日【2017安徽教师招考】信息,
(每日一练11月11日)
一、单选题
1.下列属于学习现象的是( )
A.老鼠打洞 B.吃酸的东西会留唾液
C.儿童模仿电影中的人物 D.蜘蛛织网
2.根据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铃声可以诱发狗的唾液分泌反应,则铃声是( )
A.条件刺激 B.无条件刺激
C.条件反应 D.无条件反应
3.学生学习“功=力×距离”,这种学习属于( )
A.辨别学习 B.符号学习
C.概念学习 D.规则或原理学习
4.班杜拉把学习划分了三种类型,一种观察学习是从他人的行为中获得一定的行为规则或原理,这种学习称为( )
A.直接的观察学习 B.抽象的观察学习
C.概念的观察学习 D.形象的观察学习
5、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可以分成( )
A.自然强化物和人为的近似强化物 B.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
C.正强化和负强化 D.强化和惩罚
二、多选题
6.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现象的是( )
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 B.望梅止渴 C、蜘蛛织网
D.儿童模仿电影人物的行为 E.了解低碳生活并付诸行动
7.奥苏贝尔提出组织学习的原则与策略是( )
A.逐渐分化原则 B.整合协调原则 C.先行组织者策略 D.同化原则
E.练习原则
三、判断题
8.刺激泛化与刺激分化是互补的()。
9.负强化是运用惩罚排除不良行为的过程()。
四、简答题
10.简述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加助教QQ,解决17年教师统考全程疑问!
珍珍QQ:2396446746
天天QQ:1125206862
漠漠QQ:1841387835
冬冬QQ:1678098696
聪聪QQ:276133389
微信公众号:shichuedu
每日一练由师出教育提供,往期汇总请点击“每日一练汇总”
答案在题目下方
【参考答案】
1.C【解析】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和行为潜能的变化。这里要注意和本能作区分,ABD都是本能,所以这一题选C。
2.A【解析】铃声本来为中性刺激,在多次与无条件刺激相结合的过程中,狗学会了对铃声这个中性刺激做出反应,铃声就变成了条件刺激,相应的反应为条件反应。
3.D【解析】功=力×距离,是一个物理定律,代表的是一定的规则与原理,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4.B【解析】题中说到的观察学习的种类是,从他人的行为中获得一定的行为规则或原理,规则和原理,相对来说比较抽象,既不是概念也不是形象,所以这题选择B选项。
5.C【解析】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可以分成,题目中所提到的是强化的类型,所以D答案不对选择C。
6.DE【解析】把我学习的概念注意和本能作区分,只有DE是学习,其它都为本能。
7.ABC【解析】奥数贝尔提出的原则有:逐渐分化原则、整合协调原则。强掉的策略有先行组织者策略。
8.√【解析】刺激泛化是指对不同的刺激做出相同的反应;刺激的分化是指对不同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所有是一个互补的过程。
9.×【解析】惩罚和负强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会降低反应概率,一个则是为了增强行为出现的概率。
10.【解析】班杜拉认为:以往的学习理论经常忽视社会变量,只关注动物的自然本能,这对于作为社会成员而言没有多大的研究价值。他强调应该研究自然的社会情境中的人的行为。主要观点有:
第一、个体、环境和行为这三者是相互联系的一个系统。一般而言,三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第二、人类不仅可以通过直接经验的学习,而且还可以通过观察他人即榜样的行为而产生学习,获得间接经验。
第三、观察学习受到一系列的相互联系的心理过程的支配。具体讲,包括“注意、保持、动作复现与动机四个子过程。
加入2023教师招考备考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