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教师招考网相关[教师招考] 信息“安徽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9.29】”由师出教育发布 ,更多每日一练,安徽,教师考编信息,
一、单项选择题
1.“吃不到的葡萄是酸的,吃到的柠檬是甜的。”这种心理防御机制是( )。
A.文饰
B.投射
C.否认
D.补偿
A 【解析】文饰又称合理化,是指无意识地用一种似乎有理的解释或实际上站不住脚的理由来为其难以接受的情感、行为或动机辩护以使其可以接受。合理化有两种表现:一是“酸葡萄心理”,即把得不到的东西说成是不好的;二是“甜柠檬心理”,即当得不到葡萄而只有柠檬时,就说柠檬是甜的。两者均是掩盖其错误或失败,以保持内心的安宁。题干中,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得不到的东西是不好的是文饰中的“酸葡萄心理”。因此,这种心理防御机制是文饰。A项正确。
2.意志是人的重要品格。“百折不挠”体现的是意志的哪种品质?( )。
A.自觉性
B.果断性
C.坚韧性
D.自制性
C 【解析】意志品质包括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性。其中意志的坚持性(坚韧性)是指在意志行动中能否坚持决定,百折不挠地克服困难和障碍,完成既定目的方面的意志品质。C项正确。
3.个体遇到挫折时,表现出与年龄、身份不相符的幼稚行为,这种心理防御机制称为( )。
A.否认
B.压抑
C.转移
D.退行
D 【解析】退行是在遭受外部压力和内心冲突不能处理时,借此退回到幼稚行为以使自己感到舒服、安慰的一种心理防卫法。题干中强调表现出与自己年龄、身份不相符的幼稚行为,这属于退行。D项正确。
4.小明既想考试得高分又不想努力学习,这种动机冲突属于( )。
A.双趋冲突
B.趋避冲突
C.双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
B 【解析】趋避冲突,也叫接近—回避型冲突,是指同一目标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人既希望接近,又不得不回避,从而引起的冲突。由此可知,小明的这种表现属于趋避冲突。B项正确。
5.武侠小说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境:前有悬崖,后有追兵,主人公此时的动机冲突属于( )。
A.双趋冲突
B.趋避冲突
C.双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
C 【解析】双避冲突也叫回避—回避型冲突,是指同时遇到两个力图回避的威胁性目标,但只能避其一时所产生的冲突。题干中,前有悬崖,后有追兵,此时主人公的动机冲突属于双避冲突。C项正确。
二、多项选择题
1.在意志行动的准备阶段中,包括动机冲突( )。
A.确立目的
B.克服困难
C.执行决定
D.方案选择
AD 【解析】在意志行动阶段的准备阶段里,需要在思想上确立行动的目的、选择行动的方案。故选AD。
2.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属于缺失性需要的是( )。
A.安全需要
B.归属与爱的需要
C.尊重的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ABC 【解析】马斯洛将需要分为七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缺失性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故选ABC。
三、判断题
1.“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属于双趋冲突。( )
√ 【解析】“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是双趋冲突。双趋冲突是指从自己同时都很喜爱的两个事物中仅择其一的心理状态。故表述正确。
2.直接兴趣是由活动本身或活动组织引起的兴趣( )
√ 【解析】兴趣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由活动本身或活动组织引起的兴趣,间接兴趣主要指对活动过程所产生结果的兴趣。故表述正确。
四、简答题
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
【参考答案】
1.利用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2.提高教学水平,引发学生兴趣;
3.引导学生将广泛兴趣与中心兴趣结合起来;
4.通过积极的评价使学生的兴趣得以强化;
5.充分利用原有兴趣的兴趣。
加入2023教师招考备考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