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教师招考网相关[教师招考] 信息“安徽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10.20】”由师出教育发布 ,更多每日一练,安徽,教师考编信息,
一、单项选择题
1.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末是教育心理学的( )。
A.初创时期
B.发展时期
C.成熟时期
D.完善时期
B 【解析】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1)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2)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末);(3)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末);(4)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B项正确。
2.对客观事物做出判断时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扰,这种认知方式是( )。
A.场独立型
B.发散型
C.场依存型
D.沉思型
C 【解析】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根据认知的选择性角度提出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场独立型的人很容易将一个知觉目标从它的背景中分离出来,场依存型的人是在将一个知觉目标从它的背景中分离出来时感到困难,即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C项正确。
3.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知发展到哪一个阶段的儿童能达到这种程度(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C 【解析】从题干“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可知,个体已经具备了表象和形象图式。其逻辑思维需要依靠实物和直观形象进行,不能单纯的符号运算。C项正确。
4.进入中学,学生经常思考“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的未来应怎么样”等问题,按照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形成( )。
A.信任感
B.自我同一感
C.主动感
D.勤奋感
B 【解析】题干的“中学”给出了学生的具体阶段,因此根据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理论锁定在第五阶段,12-18岁,即少年期和青年初期,就是学生的中学阶段 。这一阶段的任务就是建立自我同一感。B项正确。
5.小学生因上课认真听讲受到老师表扬,而逐步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属于( )。
A.经典条件反射
B.操作条件反射
C.联结反射
D.习惯成自然
B 【解析】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强调强化可以增强反映的概率,题干中老师给予学生表扬,就是为了让学生尽量多的表现出上课专心听讲的行为,符合正强化的概念。B项正确。
二、多项选择题
1.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前运算阶段的主要特征表现为( )。
A.认为外界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
B.自我中心
C.具有守恒性和可逆性
D.思维的不可逆性
ABD【解析】前运算阶段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特征为:(1)认为外界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2)一切以自我为中心;(3)思维具有不可逆性。(4)未达到守恒。故选ABD。
2.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奥苏贝尔将学习分为( )。
A.接受学习
B.意义学习
C.发现学习
D.机械学习
AC 【解析】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奥苏贝尔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故选AC。
三、判断题
1.前运算阶段的儿童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去我中心( )
× 【解析】前运算阶段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自我中心,即不能从对方的观点考虑问题,认为每个人看到的世界正如他自己所看到的一样。故表述错误。
2.班杜拉认为,人的学习最重要的形式是观察学习。( )
√ 【解析】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儿童社会行为的习得主要通过观察、模仿现实生活中重要人物的行为来完成的,因此人的学习最重要的形式是观察学习。故表述正确。
四、简答题
简述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
【参考答案】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心理发展包括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小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阶段的童年期(6、7~11、12岁),其心理发展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观察力:低年级的小学生在观察事物时缺乏系统性,常注意一些感兴趣的、新鲜的事物,而会忽略需要观察的对象。
(2)注意力:小学生的注意水平有限,注意的持久性、稳定性和范围都处于持续发展状态。无意注意占主要地位,随着年级的提升,小学生的有意注意得到明显发展。但在整个小学阶段,无意注意始终占主要地位。
(3)记忆力:小学生的记忆方式主要是通过图像记忆和声像记忆的形象记忆。
(4)想象力:小学生的想象力丰富,但想象与现实之间没有明确界限。
(5)思维能力: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在思维过程中借助于表象而进行思维。
(6)情感:小学生的情绪情感较稳定且比较单纯。
(7)自我意识:小学生的自我意识更加明确,虽然社会化程度有了较大提高,但是仍然不够客观、全面,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
加入2023教师招考备考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