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教师招考网相关[教师招考] 信息“安徽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10.29】”由官方发布 ,更多每日一练,安徽,教师考编信息,
一、单选题
1.心理学家( )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即“最近发展区”。
A.维果斯基
B.布鲁纳
C.加涅
D.桑代克
1.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首先将“最近发展区”这一概念引入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提出“良好的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的著名论断。
2.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守恒观念的形成是儿童认知发展水平达到( )的重要标志。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2.C【解析】具体运算阶段学生的特点包括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等方面的守恒关系;
3.家长在辅导孩子做作业时,孩子往往每做完一道题都会回头看一下家长的反应,根据家长的表情来判断自己做得是否正确,从而能迅速更正答案。这样的孩子的认知风格可能属于( )。
A.冲动型
B.沉思型
C.场依存型
D.场独立型
3.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认知风格的特点。认知风格根据对客观环境的依赖程度可分为场依存型和场独立型。场依存型的个体较多地依赖自己所处的周围环境的外在参照,容易受环境影响。结合题意,题干中孩子的认知风格属于场依存型。
4..李大力最近发现,正读初三的儿子李小力难以始终保持自我同一性,容易丧失信心。依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化发展理论,李小力个体发展危机没有处理好( )。
A.主动感——内疚感
B.勤奋感—— 自卑感
C.同一性——角色混乱
D.基本的信任——基本的不信任
4.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体组织自己的动机、能力、信仰及活动经验而形成的有关自我的一致性的形象。自我同一性的形成要求谨慎地选择和决策,尤其体现在职业定向、性别角色分化等方面。如果青少年不能整合这些方面和各种选择,或者根本无法在其中进行选择,就会导致角色混乱。题干中李小力难以保持自我同一性,产生了角色混乱。
5.在埃里克森心理发展阶段理论中,大学生处于哪个阶段?()
A.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B.亲密感对孤独感
C.繁殖感对停滞感
D.勤奋感对自卑感
5.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埃里克森心理发展阶段论。埃里克森把人的发展分为8个阶段:婴儿期、儿童早期、学前期、学龄期、青年期、成年早期、成年中期和成年晚期。其中大学生处于成年早期(18〜30岁),所面临的冲突是亲密感对孤独感,人格发展任务是发展亲密感,克服孤独感。
二、多选题
1.儿童经常说“我一走路,月亮就跟我走”“花儿开了,因为它想看看我”;而他们的思维又具有只能前推不能后退的表现;同时儿童在注意事物的某一方面时往往忽略其他的方面,对物体的认识受其形态变化的影响。此材料说明前运算阶段儿童的认知特点是()。
A.自我中心
B.他人中心
C.不可逆性
D.尚未守恒
1.ACD【解析】材料中儿童认为“月亮跟我走”“花儿想看看我”,体现了其自我中心的认知特点;而儿童思维“只能前推不能后退”的表现,则体现了其思维的不可逆性;认知事物时只注意某一方面以及“认知受形态变化的影响”则体现了其认知尚未守恒的特点。
2.下列关于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教育价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发展任务进行针对性教育
B.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作用
C.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D.正视危机以促进成长
2.ABCD【解析】略。
3.对学生学习风格差异的研究发现,场依存型者更感兴趣的是()。
A.社会学科
B.数学
C.化学
D.人文学科
3.AD【解析】具有场依存方式的学生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他们的态度和自我知觉更易受周围的人们、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善于察言观色,注意并记忆言语信息中的社会内容。
三、判断题
1.在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后天环境起决定作用。( )
1.×【解析】本题考査的是个体发展过程的影响因素。个体心理发展是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个体心理的发展既不是简单地由遗传决定,也不只是由环境决定。
2.学生的心理发展是有顺序的,且具有不可逆性。( )
2.√【解析】本题考査的是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在正常条件下,心理的发展总是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尽管发展的速度可以有个别差异,会加速或延缓,但发展是不可逆的,也不可逾越。因此本题说法正确。
加入2023教师招考备考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