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教师招考网相关[教师招考] 信息“安徽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11.16】”由官方发布 ,更多安徽,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信息,
一、单项选择题
1.有些学生虽然知道道德规范,也愿意遵守,但是受个人欲望的支配,不能抗拒诱惑因素,结果干出了违背道德规范的事。其主要原因是这些学生( )。
A.缺乏正确的道德认识
B.缺乏良好的情感
C.道德意志薄弱
D.没有掌握正确的道德行为方式
C 【解析】道德意志是个体自觉地调节道德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道德目标的心理过程。
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
A.榜样示范法
B.陶冶教育法
C.说理教育法
D.品德评价法
A 【解析】《论语·子路》中,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是说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么,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这句话体现的德育方法是榜样示范法。
3.学生从道德上理解道德规范并不很难,但是要真正把这种要求转化为个人的道德需要,形成道德信念,就必须经过道德实践的亲身体验,其中转化的“催化剂”是( )。
A.道德动机
B.道德评价
C.积极的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习惯
C 【解析】道德情感是个体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之一,是激发道德动机和进行自我监督的内心力量,是从道德认知到道德行为的中间环节,它左右着行为的决策与发动。
4.王老师采取“贴笑脸”的方式来鼓励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这种教育方法属于( )。
A.品德评价法
B.榜样示范法
C.说理教育法
D.实际锻炼法
A 【解析】品德评价法是通过对学生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的思想品德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以引导他们不断上进,促进其品德积极发展,预防和克服不良品德滋生的方法。它包括奖励、惩罚、操行评定等。“贴笑脸”的方式是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而予以奖励,属于品德评价法。
5.古代学者朱熹认为“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这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
A.一致性原则
B.正面引导原则
C.知行统一原则
D.严格要求原则
C 【解析】朱熹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道德认识是基础,道德行为是关键,体现知行统一的原则。
二、多项选择题
1.制定我国学校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是( )。
A.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
B.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
C.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
D.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
ABCD 【解析】制定我国学校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是: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
2.贯彻学校德育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
A.讲明道理,疏导思想
B.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C.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D.统一校内教育力量
AC 【解析】贯彻学校德育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①讲明道理,疏导思想;②因势利导,循循善诱;③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本题选AC。
三、判断题
1.价值观澄清模式的代表人物是麦克菲尔。( )
× 【解析】价值观澄清模式的代表人物是拉斯思、哈明等人。
2.德育应当普遍存在于一切教学之中。( )
√ 【解析】略。
四、简答题
简述德育过程的规律。
【参考答案】(1)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2)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的过程;
(3)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转化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反复和逐步提高的过程;
(5)德育过程是由他律到自律,不断走向自我教育的过程。
加入2023教师招考备考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