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教师招考网相关[教师招考] 信息“安徽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2.25】”由官方发布 ,更多安徽,教师考编,每日一练信息,
一、单项选择题
1.( )是一切知识和经验的基础,是正常心理活动的必要条件。
A.感觉 B.直觉 C.知觉 D.思维
1.A【解析】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是认知的起点,是一切知识和经验的基础。
2.绿叶陪衬下的红花看起来更红,这是( )现象。
A.同时对比 B.继时对比 C.联觉 D.感觉适应
2.A【解析】感觉对比是两种不同的刺激物作用于一种感受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可以分为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两种刺激物同时作用于一种感受器时,产生同时对比。
3.冬天在室内乍一走到室外,感觉很冷,不一会儿就不觉得冷了,这种现象是( )。
A.感觉的对比 B.感觉的适应 C.感觉的相互作用 D.感觉的后象
3.B【解析】从温暖的室内走到寒冷的室外,不一会就不觉得冷了,这说明在温度刺激持续作用下,人对温度的感受性发生了变化,属于适应现象。
4.学生用红笔在重点内容下边做标记。这是利用知觉的( )。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4.A【解析】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根据当前的需要,对客观刺激物有选择地作为知觉对象进行加工的过程。用红笔画重点是为了使重点突出,便于重点学习,体现了知觉的选择性。
5.告诉你一个电话号码,你可以按照它去拨号,但拨打过之后,再问你该号码,你又不记得了。这是( )。
A.瞬时记忆 B.感觉记忆 C.短时记忆 D.长时记忆
5.C【解析】略
二、多项选择题
1.良好的记忆品质表现在哪些方面( )。
A.记忆的敏捷性 B.记忆的持久性 C.记忆的准确性 D.记忆的准备性
1.ABCD【解析】略。
2.引起无意注意的刺激物具有的特征包括( )。
A.对比关系
B.活动与变化
C.强度
D.新异性
2.ABC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包括:客观条件,即刺激物本身的特征,包括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的活动与变化、刺激物的新异性以及刺激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对比关系。主观条件,即人本身的状态。选项ABCD都属于刺激物本身的特征。因此本题选ABCD。
3.瞬时记忆的特点是( )。
A.时间极短
B.容量较大
C.形象鲜明
D.意识清晰
E.操作性强
3.ABC【解析】本题考査的是记忆的类型。瞬时记忆的特点包括时间极短、容量较大、形象鲜明。操作性强、意识清晰是短时记忆的特点。因此本题选ABC。
三、判断题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说的是思维的概括性。( )
1.×【解析】思维的间接性是指思维活动不直接反映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而是借助一定的中介和一定的知识经验来反映客观事物,这就是思维的间接性。思维的间接性使人们的认识摆脱了事物的依赖,从而扩大了认识的范围。题干中借用风雨声、落花等物来反映春天的感受,反映了思维的间接性。
2.创造性思维就是力求获得创造性成果的思维。( )
2.×【解析】创造性思维是以新颖、独特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并不是将重点放在获得创造性成果上。
加入2023教师招考备考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