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教师招考网相关[教师招考] 信息“2016安徽教师统考每日一练01月25日”由发布 ,更多2016安徽教师统考每日一练01月25日信息,
(每日一练01月25日)
一、单选题
1.把《辛丑条约》的内容记为“钱禁兵馆”,主要是运用了以下哪一种记忆术?( )
A.位置记忆法 B.关键词法 C.缩简法 D.视觉想象
2.研究者认为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
A.发散思维 B.聚合思维 C.形象思维 D.抽象思维
3.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
A.行为成分 B.认知成分 C.情感成分 D.理智成分
4.根据研究,以下哪一年级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 )
A.初一 B.初二 C.初三 D.高一
5.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如同自己也受到强化一样,这称为( )。
A.外部强化 B.自我强化 C.直接强化 D.替代强化
6.注重训练的形式而不注重内容的学习迁移理论是( )。
A.关系转换理论 B.经验类化理论
C.共同要素说 D.形式训练说
7.未知概念是已知概念的上位概念,则对未知概念的学习属于( )。
A.类属学习 B.总结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命题学习
8.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的有意识地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称为( )。
A.学习计划 B.学习策略 C.学习方法 D.学习规律
9.当教师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时,这是教师成长过程中的哪一阶段特征?( )
A.关注发展阶段 B.关注学生阶段
C.关注情境阶段 D.关注生存阶段
二、案例分析题
10、 “差生”的成绩
我是差生行列中的一员,我也曾努力过,刻苦过,但最后却被一盆盆冷水浇得心灰意冷。就拿一次英语考试来说吧,我学英语觉得比上青天还难,每次考试不是个位数就是十几分,一次教师骂我是蠢猪,我一生气下决心下次一定要考好。于是,我加倍努力,真的拿了个英语第一名。心想这次老师一定会表扬我了吧!可是出乎我意料,老师一进教室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问我:“你这次考的这么好,不是抄来的吧?”听了这话,我一下子从头凉到脚,难道我们差生就一辈子都翻不了身了吗?
问题:透过这份案例,深切地感受到学生对现行评价制度和评价方法的恐惧,不满与无奈。现行课程评价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加助教QQ,解决16年教师统考全程疑问!
珍珍QQ:2396446746
天天QQ:1125206862
聪聪QQ:276133389
漠漠QQ:1841387835
冬冬QQ:281771002
微信公众号:shichuedu
每日一练由师出教育提供,往期汇总请点击“每日一练汇总”
答案在题目下方
【参考答案】
1. C【解析】缩减就是将识记材料的每条内容简化成一个关键性的字,然后变成自己所熟悉的事物,从而将材料与过去经验联系起来。《辛丑条约》内容为:①要清政府赔款;②要清政府保证禁止人民反抗;③允许外国在中国驻兵;④划分租界,建领事馆。可用“钱禁兵馆”(谐音“前进宾馆”)来帮助记忆。是一种精细加工的策略。(师出教材276页)
2.A【解析】创造性思维是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的统一,其中,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成分。
3.C【解析】一般认为态度包含三个主要成分:认知成分——个体对于所关心物体持有的信念,比如它的速度或耐用性;情感成分——个体对于物体的感觉,比如“好的”或者“坏的”;行为成分——个体对物体行为性反应的准备状态。其中,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成分。
4.B【解析】初二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
5.D【解析】考查班杜拉的三种强化分类,题干中体现的是替代强化。
6.D【解析】桑代克的形式训练说注重训练的形式而不注重内容。
7.B【解析】上位学习也称总括学习,是指在认知结构中原有几个观念的基础上学习一个包容性程度更高的命题,即原有的观念是从属观念,而新学习的观念是总括性观念。上位学习是新概念、新命题具有较广的包容面或较高的概括水平,这时,新知识通过把一系列已有的观念包含于其下而获得意义,新学习的内容便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观念产生了一种上位关系。
8.B【解析】考查学习策略的含义。
9.D【解析】教师成长过程的第一个阶段:关注生存阶段,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问题。第二阶段为关注情境阶段,第三阶段为关注学生阶段。
10.(1)评价功能失调,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忽视改进、激励、发展的功能,表现在学生身上就是学生只关心考试得了多少分,排在第几名,而很少关心考试中反映出来的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过分关注活动的结果。(如学生成绩、教师业绩、学校升学率等)忽视被评价者在活动的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忽视对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的评价,忽视对教育活动发展、变化过程的动态评价。
(3)评价主体单一,基本上没有形成学生、教师管理者、教育专家、家长等多主体共同积极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忽视了评价主体多源,多向的价值,尤其忽视自我评价的价值。
(4)评价标准机械、单一,过于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学生、教师、学校的个性发展和个体间的差异性。
(5)评价内容片面,过于注重学业成绩,而对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活动中体现和忽视,或者缺乏有效的评价工具和方法。
(6)评价方法单调,过于注重传统的纸笔测验,对体现新的评价理念的新质性评价方法不够重视。
(7)忽视对评价结果的反映和认同,使评价的激励、调控、发展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8)评价对象基本处于被动地被检查,被评判的地位、自尊心、自信心得不到很好的保护,对评价往往持一种冷漠、应付、对立、讨厌、拒斥或者害怕,恐惧、逃避的态度,甚至出现欺骗,弄虚作假的行为。
加入2023教师招考备考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