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教师招考网相关[教师招考] 信息“2016安徽教师统考每日一练04月16日”由发布 ,更多2016安徽教师统考每日一练04月16日信息,
(每日一练04月16日)
单选题
1.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 )
A.政治制度 B.经济制度 C.生产力的发展 D.科学技术
2.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在( )年。
A.1856 B.1860 C.1862 D.1866
3.班主任工作中的个别教育工作的教育对象是( )
A.优等生 B.后进生 C.全体学生 D.中等生
4.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为( )
A.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B.发展学生的能力 C.提高学生的成绩 D.克服学生的厌学情绪
5.德育的永恒主题是( )
A.政治教育 B.爱国主义教育 C.理想教育 D.生存教育
辨析题
6.盲人失去视觉,通过实践活动使听觉更加敏锐的现象是感觉的补偿。
7.建构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对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提出质疑,强调知识的动态性。
8.品德的心理结构具有统一性。
简答题
9. 简述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论述题
10. 试述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
加助教QQ,解决16年教师统考全程疑问!
珍珍QQ:2396446746
天天QQ:1125206862
聪聪QQ:276133389
漠漠QQ:1841387835
冬冬QQ:281771002
微信公众号:shichuedu
每日一练由师出教育提供,往期汇总请点击“每日一练汇总”
答案在题目下方
【参考答案】
1.C【解析】略。
2.C【解析】在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清政府于1862年设于北京的京师同文馆。
3.C【解析】略。
4.A【解析】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为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5.B【解析】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永恒主题。
6.【解析】这种说法是正确的。感觉的补偿作用是指一种感觉的丧失可由其他感觉来弥补。盲人失去了视觉机能,会增强其听觉、嗅觉、触觉等感觉的感受性,以发挥其补偿作用。
7.【解析】这种说法是正确的。首先,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而是随着人类进步而不断改正并随之出现新的假设和解释。其次,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而是需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此外,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尽管我们通过语言符号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但学习者仍然会基于自已的经验背景进行理解并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
8.【解析】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品德的知、情、意、行具有统一性。一个人的思想品德是多种基本心理成分的有机统一。四种成分既各有其重要地位作用,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品德的完整面貌。学生品德的形成有赖于四种心理成分的协调发展。
9.【答案】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l)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的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10.【答案要点】(1)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以他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对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2)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他的言论记载《论语》中有充分的反映。在教育上,孔子关于:“有教无类”、“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的主张,不仅对中国古代影响极深,对现代的中国教育也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加入2023教师招考备考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