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教师招考网相关[教师招考] 信息“2016安徽教师统考每日一练06月07日”由发布 ,更多2016安徽教师统考每日一练06月07日信息,
【闭关班】6月9-16日(8天7晚)【教综+专业-语数英音美体】
(每日一练06月07日)
一、单选题
1.某人想考公务员,但是又怕竞争太大考不上,一直犹豫不决,这时他面临的心理冲突是( )。
A. 双避冲突 B. 双趋冲突 C.趋避冲突 D.双重趋避冲突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旁人可以插话帮助教师改进教学的教学技能训练方法是( )。
A.介入教学 B.教育教学实习
C.微格教学 D.模拟教学
3.平时我们说“保护儿童”、“爱护花木”,指的并不是哪一个具体人或物,而是具有共同特性的一类事物,这就表现了思维的( )。
A.抽象性 B.概括性 C.间接性 D.情境性
4.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提出者是( )。
A.皮亚杰 B.柯尔伯格 C.埃里克森 D.华生
5.学生李亦看到自己的朋友体育课不守纪律,随便离开操场却没有遇到麻烦,于是他下次也参与进去,朋友的行为对他产生了影响。这种学习属于( )。
A.直接学习 B.替代学习 C.亲历学习 D.试误学习
6.中小学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班级授课制 B.分层教学 C.小班教学 D.小组合作学习
7.教师不再上课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察,属于( )。
A.个别教学法 B.班级授课制 C.分组教学法 D.道尔顿制
8.考试时学生根据考题回忆起以前学过的知识,节日的情景使人们想起远方的亲人等,是一种( )现象。
A.识记 B.回忆 C.再认 D.回顾
二、论述题
9.论述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培养提高过程的规律。
10.根据感知规律怎样提高直观的效果?
加助教QQ,解决16年教师统考全程疑问!
珍珍QQ:2396446746
天天QQ:1125206862
聪聪QQ:276133389
漠漠QQ:1841387835
冬冬QQ:281771002
微信公众号:shichuedu
每日一练由师出教育提供,往期汇总请点击“每日一练汇总”
答案在题目下方
【参考答案】
1.C【解析】同一目标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人既希望接近,同时又不得不回避,从而引起的冲突。
2.A【解析】略。
3.B【解析】思维的概括性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思维反映的是同一类事物共同的、本质的属性;(2)思维还可以反映事物的内部联系和规律。这里对共同特性的把握属于思维的概括性。
4.C【解析】埃里克森认为,个体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经历8个顺序不变的阶段,据此形成了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5.B【解析】略。
6.A【解析】班级授课制因其具有高效率、大面积培养学生的优点而成为中小学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
7.D【解析】题干所述为道尔顿制的特点。
8.B【解析】回忆指的是对不在眼前的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脑中重现呈现出来的过程称为回忆。这里侧重的是在脑中重现呈现以前经历过的现象,是回忆。
二、论述题
9.【答案要点】(1)知指品德认识,是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的认识及其对人们思想行为是非善恶的判断和评价;
情指品德情感,是指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关系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情绪体验;
意指品德意志,是指人们利用自己的意识通过理智的权衡作用,去解决思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力量;
行指品德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的品德认识、情感、意志的支配和调节下,在行动上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作出的反应,是实现内在品德认识和情感以及由品德需要产生的品德动机的外部表现。
(2)一般说来,人的品德是沿着知、情、意、行的顺序形成发展的。因此,培养学生品德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提高认识、陶冶情感、锻炼意志、培养行为习惯。知、情、意、行之间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影响、渗透、促进的。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因此,在德育过程中,应在知、情、意、行几方面同时对学生进行培养教育,以促进学生品德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全面和谐发展。有的班主任根据自己的德育经验,把德育工作的一般进行步骤总结概括为晓之心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四句话,这是符合德育过程规律的。
(3)学生品德知、情、意、行在发展方向和水平上具有不平衡性。由于学生品德知、情、意、行的辩证统一性和形成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性,因而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又具有多种开端,即不一定恪守知、情、意、行的一般教育培养顺序,而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培养行为习惯开始,或从陶冶情感开始,或从锻炼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知、情、意、行全面、和谐发展。
(4)联系实际。
10.【参考答案】(1)直观形象与言语的正确结合;
(2)注意客观刺激的适当强度;
(3)注意刺激对象与背景的差别;
(4)活动的刺激物容易被知觉;
(5)直观目的明确呈现时机得当、距离得当,保持整体性;
(6)变式方法的采用。
加入2023教师招考备考微信群